在楚怀王和秦襄王时代,秦国通过商鞅变法,在战国七雄中崛起,势力迅速膨胀,楚国成为其攻击目标之一。楚怀王却未能坚持合纵联盟的正确政策,反复相信秦国虚假的承诺,导致与秦国结盟,最终导致秦楚交恶不可避免。从公元前313年(楚怀王十六年)开始,楚国与秦国发生多次交战,但都以秦胜楚败告终。据《史记楚世家》记载:公元前312年(楚怀王十七年),楚秦战于丹阳,楚军惨败,大将屈殇被俘,战死士兵达8万人,汉中郡归属秦国。接着,楚国再次攻打秦国,但再次在蓝田大败。公元前301年(怀王二十八年),秦国与齐、韩、魏联手进攻楚国,杀害楚将唐昧,占领重丘。次年,楚军再遭秦国重创,将军景缺阵亡,死亡人数达2万。随后,秦国攻占楚国8座城池,楚怀王被骗进秦国并被囚禁,其子顷襄王继位。公元前298年(顷襄王元年),秦国再度发动对楚的进攻,大败楚军,斩获5万敌首,并占领析等15座城池。根据以上统计,在楚国与秦国的战争中,超过15万将士在沙场血战中牺牲。后人指出:“国殇”之作,反映了怀王和顷襄王世代任性、背弃德行、忘却盟约,导致国神怒怨,国土沦亡,百姓英勇壮志横尸野地,令人深感悲痛。
楚国灭亡后,传言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屈原在《国殇》中悼念阵亡将士的同时,表达了洗雪国耻、追求正义胜利的信念。他的思想与楚国广大人民息息相关。作为中华民族贡献给人类的第一位伟大诗人,屈原的作品不仅反映个人悲欢,还体现了他的爱国热情。他是楚国人民心灵的代言人,呼应了人民热爱家国的心声。屈原在悲壮之作中写道:“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这一段描述了战士的英勇与决绝,展现了战场上的残酷与壮烈,表达了对将士的敬意与追念之情。
殇”是指古代称未成年而死或在外死去的人。 “国殇”是祭奠为保卫国家而捐躯沙场的楚军将士。 出自屈原的九歌·国殇 意思 未成年而战死的楚国战士 殇 年轻就死了 殇 (1) 殇 shāng (2) (形声。 从歺(è),伤省声。 “歺”是剔肉剩下的骨头,与“死”有关。 本义:未成年而死) (3) 同本义。 亦称“殇折”、“殇夭” 殇,不成人也。 ――《说文》 年十九至十六为长殇,十五至十二为中殇,十一至八岁为下殇,不满八岁以下为无服之殇。 ――《仪礼·丧服传》 未家短折曰殇。 ――《周礼·谥法》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亡作。 ――晋·王羲之《兰亭集序》 (4) 又如:殇折,殇夭(夭折) (5) 横死,非正常死亡 如:殇亡(横死)
国殇,诗歌名,是中国伟大浪漫主义诗人屈原作品《九歌》中的一首,这首诗歌是祭祀保卫国土战死的将士的祭歌,歌颂了将士的英雄气概和壮烈的精神,对雪洗国耻寄予热望,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的高尚感情。 另外还有同名的图书。
“殇”的意思是指:1:未成年而死:幼子早~。 2:为国战死者:国~。 ~魂。 本意是纪念为过捐躯的战士的,现在引申为国难.
本文地址:https://xydh.cn/zuixinwz/74342d4d22832fa2d9e8.html
上一篇:如何让鲜花绽放更久的秘诀...
下一篇:选购车垫哪种材质更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