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让2万人过上了好日子 他是中国最穷的教授 吃猪食睡山洞
编号:230 分类:最新资讯 阅读: 时间:2024-03-31
一直在身边

#文章首发挑战赛#他是大学教授,却如同乞丐一样,头发胡子拉杂,身上穿着破旧的蓝色中山装,打着补丁,鞋子是解放鞋,眼镜腿坏了,也只是用竹签撑着,这样的穿着打扮,恍如生活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一样。他就是布衣教授,农民的教授,魔芋大王。35岁时,自费8000元,徒步行走12684公里,历时225天,横跨鄂豫皖三省,经历了毒虫野兽,走遍了各处人迹罕至的绝境,克服种种磨难,考察大别山深处植物资源,成为全面考察大别山第一人。而他的目的是为星火计划提供依据,旨在用科技帮助山区居民,使他们脱离贫困。在副县长任上,每天深入田间地头,考察调研,指导村民科技养蚕,培育魔芋,让老百姓致富。为了西南扶贫,10年积攒27000多,在305天内,行程历经西南八省市几十个贫困县,经历了17次车祸,2次抢劫,向2万多人传授魔芋种植技巧。有人说他傻,但他却说:我是人民教师,应当为人民服务。不愿在学校,反而几十年深入偏远地区,哪怕是住山洞,吃猪食,依然无怨无悔,一辈子奉献给了扶贫事业。是什么让何家庆教授,数十年如一日坚持为人民服务?寒门学子何家庆1949年,出生在安徽安庆一个贫寒之家,家里有兄弟姊妹6个,在那个缺衣少食的年代,过得很艰难,父亲拉板车谋生,年长的哥哥们没有赶上好年月,何家庆赶上了,家里很艰难,但他的父亲知道,他们这样的贫寒家庭,只有读书才能改变命运。于是就送何家庆读书,但从入学开始,何家庆就经常面临辍学的危险,原因就是父亲总是没有及时交学费,或者根本没钱交学费。所幸,何家庆努力刻苦学习,经常是年级前几名,学校经常免学费,好心的老师和同学,以及邻居接济何家庆,才让他能顺利读书,大部分积蓄用在了读书上,这就导致何家庆经常吃不饱饭,到成年还是很瘦小。对于好心人的帮助,何家庆铭记于心,他把收到的每一笔接济都用心记在纸上,哪怕再微薄的帮助,都不敢忘。十几年间,58笔记录都登记在册,谁送来了练习册,谁送给他旧胶鞋,谁送来棉裤短裤,他都记得。何家庆的父亲没有读过书,但他知道: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从小何家庆受到父亲的教导就是:读着共产党的书,拿着共产党的钱。长大后要成顶天立地之业,才对得起党,对得起人民。所以从小,何家庆就默默发誓:谁给我一捧土,我还他一座山。被人帮助的岁月,使得何家庆总是竭力帮助他人,也是在那个时候,他就发誓,要为人民服务。这段艰苦的岁月,也使得何家庆养成了吃苦耐劳,努力奋斗的精神。1968年,何家庆当了知青插队,因为工作努力,后被保送到安徽大学读书。何家庆的父亲听说后非常高兴,他想让儿子体面的去学校,就去给何家庆扯了一块布,做一件中山装,但因为下雪路滑,板车翻倒,压断了他的手指,留下了终身残疾。而那块布也被何家庆做成蓝色中山装,一穿就是28年。这身衣服不仅仅是父亲的关爱,也是责任,更是他坚守初心的初衷。毕业后,何家庆选择留校任教,他用自己的方式报答国家和人民,那就是教书育人。行程12684公里考察大别山早在大学期间,何家庆就有一个想法,那就是考察大别山,他读的是生物学,他听说一个外国人曾考察过大别山,记录了500多种植物。但何家庆认为莽莽大别山,绵延千里,肯定远不止这么多。所以,他就发誓,一定要深入考察大别山。考察需要经费,当时的国家情况肯定不可能给他拨款,于是,何家庆就想着自费。为了攒这钱,何家庆日子过得非常简朴,省吃俭用都算是好的,一分钱恨不得掰成两半花,哪怕是结婚,都是节俭再节俭。作为大学教师,何家庆的工资是18.9元,按照他的计算,考察大别山,即便不算食宿,保守也需要6000元,这无疑是笔天文数字。从1976年开始到1984年,整整8年间,何家庆和妻子过着最简朴的生活,只为积攒经费,但也只有不到4000元。1984年,在经费不充足的情况下,何家庆准备动身,因为他已经35岁了,他等不起了。当他把这个想法告诉父亲后,80


王家祥是谁啊 ?????????????????、、、、、、

王家祥王家祥 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河南小儿科学会副主任委员1983年由本校毕业留校。 发表论文50篇,著书4部,荣获国家专利2项,省科委、省教委科技成果奖6项。 熟练掌握小儿常见病、多发病、各种急腹症的诊治。 对先天性肠畸形、肝、胆、胰、消化道出血及一些疑难病症如:脊膜膨出术后大小便失禁等疾病诊治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在小儿普通外科、泌尿外科、普胸外科常见病、多发病及小儿胸腹实体肿瘤的诊治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现任中华医学杂志编委,2001年获卫生厅创新人才资助20万元。 王家祥教授具备计算机科学与数学两方面的背景,同时参与过多项大型计划的研发工作。 王教授深信计算机科学是一门实用科学,因此他总是将实际应用当作研究上第一考虑。 他已参加超过十项的中、大型计划也成功的开发完成一些有用的成品。 目前研究工作仍是理论与实用并进,不断扩张计算应用领域

关于坚强的故事

展开全部1.冠军的背后 在都灵冬奥会花样滑冰双人滑比赛中依靠顽强的意志力夺得银牌的中国年轻组合张丹/张昊。 虽然他们未能获得冠军,可是张丹顽强的意志力和勇敢的精神打动了世界。 两人在接受采访的时候对于当时受伤的那一幕还历历在目,对于未来他们充满了信心,对于4年后的奥运会他们的目标就是金牌。 当被问到当时的情况具体如何的时候,张昊表示:“当时我看着她已经忘记了所有的动作,我当时就只想着扶起来她。 当时我就问她能不能继续,她当时没有回答。 大概过了一分多钟,她表示将重返赛场,我们重新回到了冰面,完成了比赛。 ” 问到张丹当时的伤势情况时,她坚定的表示一直觉得自己能够坚持下去,于是挺住完成了最后的比赛:“当时受伤之后觉得自己还能坚持,就重新回到赛场。 其实重新比赛的时候已经感觉不到疼痛了,只是在赛场上充分发挥自己的水平。 ”2.孙敬头悬梁. 苏秦锥刺骨.东汉时候,有个人名叫孙敬,是著名的政治家。 他年轻时勤奋好学,经常关起门,独自一人不停地读书。 每天从早到晚读书,常常是废寝忘食。 读书时间长,劳累了,还不休息。 时间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 他怕影响自己的读书学习,就想出了一个特别的办法。 古时候,男子的头发很长。 他就找一根绳子, 一头牢牢的绑在房梁上。 当他读书疲劳时打盹了,头一低,绳子就会牵住头发,这样会把头皮扯痛了, 马上就清醒了,再继续读书学习李白:3.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唐朝大诗人李白,小时候不喜欢读书。 一天,乘老师不在屋,悄悄溜出门去玩儿。 他来到山下小河边,见一位老婆婆,在石头上磨一根铁杵。 李白很纳闷,上前问:“老婆婆,您磨铁杵做什么?” 老婆婆说:“我在磨针。 ”李白吃惊地问:“哎呀!铁杵这么粗大,怎么能磨成针呢?”老婆婆笑呵呵地说:“只要天天磨铁杵总能越磨越细,还怕磨不成针吗?” 聪明的李白听后,想到自己,心中惭愧,转身跑回了书屋。 从此,他牢记“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道理,发奋读书。 4.匡衡凿壁借光 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照明。 邻家有灯烛,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把墙壁凿了一个洞引来邻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来读。 同乡有个大户人家叫文不识的,是个有钱的人,家中有很多书。 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又不要报酬。 主人感到很奇怪,问他为什么这样,他说:“我希望能得到你家的书,通读一遍。 ”主人听了,深为感叹,就把书借给他读。 于是匡衡成了大学问家。 5.《万斯同闭门苦读》 清朝初期的著名学者、史学家万斯同参与编撰了我国重要史书《二十四史》。 但万斯同小的时候也是一个顽皮的孩子。 万斯同由于贪玩,在宾客们面前丢了面子,从而遭到了宾客们的批评。 万斯同恼怒之下,掀翻了宾客们的桌子,被父亲关到了书屋里。 万斯同从生气、厌恶读书,到闭门思过,并从《茶经》中受到启发,开始用心读书。 转眼一年多过去了,万斯同在书屋中读了很多书,父亲原谅了儿子,而万斯同也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 万斯同经过长期的勤学苦读,终于成为一位通晓历史遍览群书的著名学者,并参与了《二十四史》之《明史》的编修工作。 6.《王羲之吃墨》 被后人称为“书圣”的王羲之,小的时候是一个呆头呆脑的孩子,每天都带着自己心爱的小鹅悠悠逛逛。 王羲之每天刻苦练字,却被老师卫夫人称作是死字,王羲之很是苦恼,在小鹅的启发下,王羲之在书房写成了金光灿灿的“之”字,但却误将馒头沾墨汁吃到了嘴里,留下了王羲之吃墨的故事。 7.《司马光警枕励志》 司马光是个贪玩贪睡的孩子,为此他没少受先生的责罚和同伴的嘲笑,在先生的谆谆教诲下,他决心改掉贪睡的坏毛病,为了早早起床,他睡觉前喝了满满一肚子水,结果早上没有被憋醒,却尿了床,于是聪明的司马光用园木头作了一个警枕,早上一翻身,头滑落在床板上,自然惊醒,从此他天天早早地起床读书,坚持不懈,终于成为了一个学识渊博的,写出了《资治通鉴》的大文豪。 参考资料,名人名言网

身是菩提树,心若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什么是明镜台 勤拂拭是什么意思

佛对我说:你的心上有尘。 我用力地擦拭。 佛说:你错了,尘是擦不掉的。 我于是将心剥了下来。 佛又说:你又错了,尘本非尘,何来有尘?我领悟不透,是什么意思?我想这是从神秀和慧能那两个偈子引申出来的。 神秀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慧能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的确,要能够参透这两个偈子的确很难,就是正确的理解也不易。 参悟不透...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众生的身体就是一棵觉悟的智慧树,众生的心灵就象一座明亮的台镜,要时时不断地将它掸拂擦试,不让它被尘垢污染障蔽了光明的本性。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菩提原本就没有树,明亮的镜子也并不是台。 本来就是虚无没有一物, 那里会染上什么尘埃?现在只能从字面上去理解它,惨悟不透!心本无尘,尘即是心。 无心无尘,人便死。 我曾经思考过一个问题:人觉得一个东西好吃,事实上嗅觉比味觉占更大的比重,所以象狗这样嗅觉灵敏的生物,在饮食上远比我们快乐,这样的想法到底对不对?如果错了,错在哪里?其实尘在外,心在内,常拂之,心净无尘;尘在内,心在外,常剥之,无尘无心;心中有尘,尘本是心,何畏心中尘,无尘亦无心?正如慧能所说的:仁者心动。 又如道家所说的:道可道,非常道,它们的道理是一样的。 佛家讲究万物在心,追求修世;道家讲究无牵无挂, 追求避世。 佛家想超脱今世,道家则是修行今世,而追究其原理来说都是一种修行,说的是一种超脱, 却不是刻意的寻求,主旨在心。 世间人,法无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天下事,了犹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言自性风光,但是是否真达到最高境界,未必/如慧能大师自己所说的:熟则熟矣,犹欠筛也/........................................但是,就凭“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还是未达传付禅宗衣钵的造诣,不要忘记我们上面所列举的情形,因为“本来无一物”的情况,正如雪月梅花的境界,虽然清冷而美妙,到底是空寂孤寒的一面,毫无生机存在。 六祖在大彻大悟的时候,是他在三更人室,五祖法问他初闻“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质疑,使他再进一步而澈底了解心性本元的究竟,所以他便说:“何期自性,本自清静;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这个才是代表了禅宗言下顿悟的“顿”与“悟”的境界。 可是不要忘了,他后来还是避居在猎人队中,由悟后而修持了十五年的经过,由此你就可以了解《楞伽经》中是顿渐并举,禅宗是顿渐并兼,犹如《楞严经》上所说的:“理须顿悟,乘悟并销,事资渐修,因次第尽。 ”所指顿渐并重的道理了。 现在谈谈禅学,抓住一句“本来无一物”,就无所而不可为,那不落在狂禅的知见才怪呢!须知禅宗正有严谨修持工夫的层次存在,不是落在空谈或狂妄自是上,才会与真正的禅有相近之处。 --------------------------------------1.关于六祖的开悟明心见性与神秀的两个偈语问题:由历代相传,几种不同版本的《六祖坛经》,与禅宗各种典籍的记述,有关六祖最初得道开悟的事迹,大体并无多大出入。 中国禅宗,自五祖弘忍开始,教人念诵《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便可由此人道,一变达摩大师以《楞伽经》印心的教学方法,这只能说是教授法的改变,对于禅宗的宗旨,并无二致;《金刚经》以明心见性为主旨,处处说明般若(智慧)性空的真谛,其中的修行求证方法,以“善护念”三字为重点,以“过去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而说明性空实相,了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为指标。 现在为了普通了解禅宗的治心道理,用现代的观念,先作一比较容易明了的说明,也可使大家依此修习,做为修心养性的简捷方法:(1)首先我们先要静静地观察自己内在心理的意识思想,再把它简单地归纳为两部分来处理:一部分是由于感觉所生的思想和观念,例如痛苦、快感、饱暖、饥寒等等,都是属于感觉的范围,由它而引发知觉的联想和幻想等等活动。 一部分是由于知觉所生的意识思想,例如莫明其妙而来的情绪,烦闷、苦恼、对人我内外种种事物的分别思维等等,当然包括知识学问的思维,以及自己能够观察自己这种心理作用的功能。 (2)其次,到了能够了解自己心理作用的活动,不管它是感觉的,或知觉的,总而言之,统统叫做一念,能够作到在念念之间,起心动念的每一观念,自己都能观察得清楚,再无不知不觉,或莫明其妙的情况,然后,就可把它处理作为三段观察:凡是前一个念头(思维意识)过去了的,便叫做过去心,也就是前念。 后一个念头(思维意识)来了的,便叫做现在心,也就是当前的一念。 还没有来的,当然便是未来心,也就是后念了,可是它还没有来,不去管它。 不过,你不要忘记,当你觉得后一个观念还没有来的时候,这个正是现在当前的一念了,而且才觉到是现在,立刻便已成为过去。 (3)复次,如此内省观察得久了,你把过去心、现在心、未来心,看得清清楚楚,于是你便练习,当前念的过去心过去了,后念的未来心还没有生起的一刹那之间,当前的心境,就会微微的、渐渐的,呈现一片空白。 但这空白,不是昏迷、或晕厥、或同死亡以前的状况,这是清清楚楚的,灵灵明明的一段空灵,也就是宋明时代禅师们所说的昭昭灵灵的时候。 如果真能切实到达这个情况,就会觉得自己所有的意识思维,不管它是感觉的或知觉的,都如一片浮光流影,像雁过长空,风来水面,所谓踏雪飞鸿,了无踪迹可得,才知平生所思所为的,都只是一片浮尘光影而已,根本无法把捉,根本是无根可依的,那你就会体会到“过去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的心理状态了。 (4)再次,你若了解了心念过去、现在、未来三段的不可得,譬例成下面这个公式,自己反省看来,翻成一笑。 …………未来……现在……过去……————————————————无始以来……未来……现在……过去…………0+1-1——1-1=0因此认得此心中的一切一切云为,都是庸人自扰,由此再进一步,观察破除生理感受上所起的压力,和思想促使身体所作的行为活动,都是犹如泡沫空花,虽然在不加自我观察的时候,表面看来好像都是我一连串成直线的活动,实际所谓这个我的活动,也只是像电流、像火花、像流水一样,都是由于无数接连不断的前后念的因缘凑成了一条线,其中毕竟没有真正的东西存在,所以你会自然而然地觉到山不是山、水不是水、身不是身、心不是心,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只像梦幻般的浮沉起伏在世间而已,因此你会自然而然的了解“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其实就是“本无所住而生其心”的妙用了。 (5)如次,你要保持这个明白了心理上意识思维的状态以后,经常在静中动中,保持这一段昭昭灵灵的灵明觉性,犹如万里晴空,不留点翳的现象,那就够你受用去享受了,你才真会懂得人生的真谛,找到真正归宿的安身立命之处,可是你不要认为这样便是禅宗的明心见性了!更不要认为这样便是禅宗所谓的悟道了!因为你在这个时候,正有一个昭昭灵灵、灵灵觉觉的作用存在,你还不知它的来去与起处呢!这个时候,正是明代憨山大师所说:“荆棘林中下足易,月明帘下转身难”!以上所讲的一切,是借用比较现代化的方法,说明人们心理活动状态的情况,同时也以此而说明禅宗六祖当时听到别人念诵《金刚经》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而领悟的一些消息,由此使你可以了解六祖的师兄神秀所作的偈子,“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的自己内在用工夫心得的程度;那么,你由此可知六祖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心得境界。 如把两者作一比较,自然可以了解五祖弘忍要叫六祖三更人室,付嘱他的衣钵了,但是,就凭“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还是未达传付禅宗衣钵的造诣,不要忘记我们上面所列举的情形,因为“本来无一物”的情况,正如雪月梅花的境界,虽然清冷而美妙,到底是空寂孤寒的一面,毫无生机存在。 六祖在大彻大悟的时候,是他在三更人室,五祖法问他初闻“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质疑,使他再进一步而澈底了解心性本元的究竟,所以他便说:“何期自性,本自清静;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这个才是代表了禅宗言下顿悟的“顿”与“悟”的境界。 可是不要忘了,他后来还是避居在猎人队中,由悟后而修持了十五年的经过,由此你就可以了解《楞伽经》中是顿渐并举,禅宗是顿渐并兼,犹如《楞严经》上所说的:“理须顿悟,乘悟并销,事资渐修,因次第尽。 ”所指顿渐并重的道理了。 现在谈谈禅学,抓住一句“本来无一物”,就无所而不可为,那不落在狂禅的知见才怪呢!须知禅宗正有严谨修持工夫的层次存在,不是落在空谈或狂妄自是上,才会与真正的禅有相近之处。

网址推荐 网址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