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亚风云 朝鲜解散祖国战线中央委员会丨知世分子 日本解除战机出口禁令
编号:276 分类:最新资讯 阅读: 时间:2024-04-01
恐怖袭击

本期主持:南方周末记者王航
点评嘉宾: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亚太研究所副研究员孙文竹
复旦大学南亚研究中心主任张家栋

防务日本解除下一代战机出口禁令

2024年3月26日,日本政府在内阁会议上决定解禁与英国、意大利共同开发的下一代战斗机向第三国出口,并在国家安全保障会议上修改了《防卫装备转移三原则》的运作指南。

日本政府强调,允许出口的武器装备仅限定为新一代战斗机,出口对象仅限于防务装备协定的15个国家,且不会向处于战斗状态的国家出口。外界普遍认为,日本政府的这一决定实际上突破了日本战后七十多年来禁止出口杀伤性武器的限制,也为今后日本军舰、潜艇等先进的军事装备直接向第三国出口打开了方便之门。

日本《每日新闻》在社论中指出,日本首次决定出口战斗机,基于宪法精神倡导的和平主义,标志着安保政策的重大转变。自1976年以来,日本在禁止武器出口的基础上提出了全面禁止的原则。近年来,历届日本政府不断逐步松绑武器出口限制。2006年,小泉纯一郎政府决定放宽了《武器出口三原则》,向印尼提供了3艘武装巡逻艇,这是日本首次将援助开发用于向外国提供武器。2014年,安倍政府将《武器出口三原则》修改为《防卫装备转移三原则》,大幅放宽了对外输出日本武器装备和军事技术的条件。从2023年底开始,日本在短短3个月内两次大幅修改了《防卫装备转移三原则》及其实施方针,决定解禁爱国者地空导弹、新一代战斗机等杀伤性武器的出口。

在3月26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在例行记者会上回应称,近年来,日本大幅调整安保政策,不断增加防卫预算,持续放宽武器出口限制,寻求突破性的军事发展,引发了周边国家和国际社会的强烈担忧。中国敦促日本切实尊重周边邻国的安全关切,深刻反省侵略历史,坚持和平发展道路,以实际行动赢得亚洲邻国和国际社会的信任。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亚太研究所副研究员孙文竹指出:解禁新一代战机出口标志着日本持续突破防卫装备出口限制原则,继续走向军事大国。2023年12月,日本政府修改了《防卫装备转移三原则》,允许美国等国家回购其授权日本工厂生产的导弹;随后不久,日本再次修改文件,加速削弱基于专守防卫精神设定的三原则对日本的约束。近年来,历届日本政府一直在调整安保政策,其最终目标是从根本上摆脱战后体制对日本的限制,寻求扩大日本在国际安全领域的影响。解除防卫装备出口限制符合这一政策大方向,可以增加日本与英国、意大利共同研发的新一代战斗机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也为国内军工产业提供支持。日本未来将持续整备军队,不断增加军事预算,以所谓“反击能力”为名,加强导弹等攻击性装备的部署。岸田政府还将与美国合作,在亚太地区特别是中国周边强化军事存在,建立美、日、澳、印等多边安全机制,助长阵营对立。日本谋求成为军事大国的野心将破坏与邻国之间的信任,威胁地区的安全与稳定。

巴基斯坦恐袭导致5名中国人遇难

当地时间2024年3月26日,中方企业承建的巴基斯坦开普省达苏水电站项目车队在途中遭遇恐怖袭击。恐袭发生时,中国员工正在从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前往达苏大坝施工现场营地,一名自杀袭击者驾车冲向车队。爆炸发生后,一辆载有中国人员的车辆坠入峡谷并起火,导致5名中国人员和一名巴基斯坦司机不幸遇难。

这并非达苏水电站项目第一次受到恐怖袭击。2021年7月14日,达苏水电站项目出勤班车在赴施工现场途中发生爆炸,造成13人死亡,其中包括9名中国人员。巴方后来认定,幕后黑手是巴基斯坦塔利班的分支。

开普省位于巴基斯坦西北边界,与阿富汗接壤。这一地区一直是恐怖主义活动的热点地区,频繁发生袭击事件。此次事件再次凸显了在建设项目中所面临的安全挑战,必须采取更强有力的安保措施以保障工程人员的安全。

网址推荐 网址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