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汤圆与元宵是食物还是区别
编号:1801 分类:最新资讯 阅读: 时间:2024-04-03
探讨汤圆与元宵是食物还是区别

元宵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通常在正月十五庆祝。在这一天,南北地区都有一个习俗,就是食用汤圆或元宵。尽管很多人将这两种食物混为一谈,但实际上汤圆和元宵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汤圆的制作通常是将馅料包裹在糯米皮中,类似于包饺子,制成圆形小球,寓意着团团圆圆。而元宵则采用滚动的方式完成,将馅料团成小球后,滚动在糯米粉中形成球形。汤圆和元宵在地域上也存在差异,南方人更倾向于食用汤圆,而北方人则更喜欢元宵。汤圆可被做成各种形状,如动物形状等,而元宵因为滚制而固定为圆形。

在食用方式上,汤圆通常在沸水中煮熟,而元宵则可以煮或炸食用,口感酥脆又软嫩。保存方式也不同,汤圆可冷冻保存后煮食,而元宵不宜长时间冷冻,因其外皮易干裂。汤圆和元宵在制作、形状、口感和保存方式等方面有明显差异,成为人们喜爱的传统美食之一。


元宵和汤圆是不是一种食物?

元宵、汤团是两回事。 可以说是北方、南方之不同渊源所致。 北京做的元宵,是以馅为基础制作的。 我见过机器做元宵的操作过程。 先是拌馅料,和匀后摊成大圆薄片,晾凉后再切成比乒乓球小的立方块。 然后把馅块放入像大筛子似的机器里,倒上江米(南方叫糯米)粉,机器就“筛”起来了。 随着馅料在互相撞击中变成球状,江米也沾到馅料表面形成了元宵。 做成的元宵江米粉层很薄、表面是干的,下锅煮时江米粉才吸收水份变糊。 南方的汤团(北京人按四川习惯叫做汤圆)做法完全不同,倒有点儿像包饺子。 先把糯米粉加水和成团(跟做饺子时和面一样),放置几小时让它“醒”透。 然后把做馅的各种原料拌匀放在大碗里备用(不须像做元宵那样切成小块)。 汤团馅含水量比元宵多,这是两者的区别之一。 包汤团的过程也像饺子,但不用擀面杖。 湿糯米粉粘性极强,只好用手揪一小团湿面,挤压成圆片形状。 用筷子(或薄竹片状的工具)挑一团馅放在糯米片上,再用双手边转边收口做成汤团。 做得好的汤团表面光滑发亮,有的还留一个尖儿,像桃形。 汤团表皮已含有足够的水份,很粘,不易保存,最好现做现下了吃。 现在有了速冻工艺,汤团才出现在商店里。 南方的汤团有多种“流派”,现在最出名的是宁波的“黑洋酥”汤团。 所谓“黑洋酥”就是猪油和黑芝麻粉的混合物,而且猪油不是熬出来的纯油,要用取自猪肚子里的原块的“板油”。 撕去“板油”外面的网膜后用手工挤压、揉搓它,再一点一点地掺入黑芝麻粉。 这东西从现代保健观点看是绝对的糟粕,可吃起来口感极佳:滑糯软烫,值得一试。 汤团越软、滑越好,所以对糯米原料很讲究。 要选粘性特强的品种。 加工工艺上也有说法,要用“水磨粉”。 就是说,把糯米粒用水泡过后,连水带米一起上磨(象磨豆浆那样),而且最好用石磨磨。 磨成的粉用纱布袋吊起来沥干,可以冷藏三四天(时间长了会发酸)。 可见,好的汤团很难工业化生产出来,这又是它与元宵不同的一个特点。

元宵和汤圆是不是一个东西

元宵和汤圆不是一回事。 汤圆和元宵的区别主要在制作,地区,烹饪,馅料上有所区别。 1、制作方法:元宵馅料先切成小块后蘸水沾上糯米粉而成。 汤圆乃将糯米粉和好成皮将馅包入 。 2、地区叫法:元宵一般为元宵节北方的年节食品。 汤圆是每年南方冬至食用。 3、烹饪习惯:元宵是滚出来的,表皮干燥松软。 汤圆是包出来的,表皮光滑黏糯。 4、馅料选择:元宵只用素的固体甜馅料,主要是黑芝麻、五仁、豆沙等馅料。 吃汤圆建议:1、汤圆属精白主食简单地说,汤圆和元宵是一种以糯米和糖为主的食品,除了精白糯米粉含有大量淀粉之外,馅料中糖分也不少。 所以,从归类来看,它应当算是一种主食。 所谓主食,就是富含碳水化合物,特别是含淀粉的食品。 这类食品是用糯米来做的,而且是非常精细的糯米粉,纤维非常非常少,属于精白主食,不属于粗粮。 建议:如果吃汤圆和元宵,一定要相应减少主食的数量。 一般来说,3个元宵所用的糯米粉相当于1两米饭所用的米。 2、汤圆油脂含量高汤圆和元宵的馅料当中不仅仅有糖,更含有相当多的固态油脂。 米饭、馒头是几乎没有脂肪的,汤圆可不是这样,馅料中的油脂甚至比糖还要多。 传统上用猪油来做汤圆馅料,南方用猪油加肉做咸汤圆,用猪油加上各种果仁做甜汤圆。 以后又开发了用黄油的产品,但从饱和脂肪角度来说,含量更甚于猪油。 这几年来的新时尚,是用植物奶油,或者说是氢化植物油产品替代黄油和猪油,但这种产品带来的健康效果,要比猪油和黄油还糟糕得多。 芝麻花生、坚果仁、巧克力等都是高脂肪的原料。 加上拌馅的油脂,总量可真是相当可观。 这时的大馅汤圆有取代小馅元宵的趋势,而且汤圆馅中放的固态油脂要比过去北方的豆沙、山楂、五仁馅更多,一口汤圆中,差不多就有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是油脂。 吃3个汤圆,就相当于吃1盘炒菜的油。 建议:如果吃汤圆,当餐或当日一定要少吃点油。 否则,过多的脂肪和热量是不可避免的。 3、巧克力馅营养价值低馅料中也有些好东西,那就是芝麻、花生和各种坚果仁,还有豆沙。 坚果类原料营养价值较高,豆沙也含不少蛋白质和矿物质。 相比之下,巧克力馅的营养价值最低。 其中很可能放的是代可可脂和巧克力味的香料,所谓奶油馅的汤圆也有类似的问题。 至于咸肉馅的汤圆,油脂更多,可取之处很少。 建议:优先选择果仁、芝麻、豆沙等馅料的汤圆 。 4、元宵比汤圆更难消化元宵和汤圆略有不同,元宵用干粉滚制而成,馅较小,粉较多,煮出来很实在,又容易硬心。 而汤圆用糯米烫揉后的湿粉包成,通常馅较大,煮出来柔软细腻。 本来糯米粉就黏腻难化,就淀粉消化角度来说,元宵比汤圆更难一些;但对于消化脂肪有困难的人来说,汤圆更麻烦一些。 建议:如果吃汤圆,最好是热着吃,冷后更难消化。 汤圆柔软,要吃得慢一点,避免烫伤,也要避免油脂过多难消化。 吃元宵的时候要细细地嚼,以免胃里不舒服。

元宵和汤圆是不是一回事?

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 又称上元节、元夜、灯节。 相传,汉文帝(前179—前157年)为庆祝周勃于正月十五勘平诸吕之乱,每逢此夜,必出宫游玩,与民同乐,在古代,夜同宵,正月又称元月,汉文帝就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这一夜就叫元宵。 司马迁创建《太初历》,将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 隋、唐、宋以来,更是盛极一时。 《隋书·音乐志》日:“每当正月,万国来朝,留至十五日于端门外建国门内,绵亘八里,列戏为戏场”,参加歌舞者足达数万,从昏达旦,至晦而罢。 当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元宵节的风俗习惯早已有了较大的变化,但至今仍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 吃“汤圆”是元宵节的一项重要习俗。 汤圆,又名“汤团”、“元宵”。 吃汤圆的风俗始于宋代,当时的汤圆称“浮圆子”,亦称“汤圆子”、“ 乳糖圆子”、“汤丸”、“汤团”,生意人则美其名日:“元宝”。 宋元元初时,汤圆已成为元宵节的应节食品,所以人们又称它为“元宵”。 如今,北方叫元宵,南方称汤圆。 元宵依馅论,分有馅和无馅两种,有馅元宵又有咸、甜、荤、素之分;按制作方法分,有手中搓制、元宵机制和竹匾水滚等诸种;按粉制区别,则有糯米面、高梁米面等。

网址推荐 网址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