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社论 筑牢筑实强国之基 实施科教兴国
编号:698 分类:最新资讯 阅读: 时间:2024-04-01
新京报社论

科技创新要抓住大趋势,下好先手棋。▲深圳市南山区大沙河畔的科技园。图/新华社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自1995年以来,科教兴国战略就成了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撑。此次,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单独列出,对教育、科技、人才工作进行一体化部署,足以见得,针对教育、科技和人才层面的工作必将是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的重中之重。科技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当前,科技创新能力已经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已经刻不容缓。要做好这些工作,离不开对教育的投入和优秀人才的培养。近年来,党和国家在教育、科技和人才培养等领域的投入不断加大。据教育部发布的公开数据显示,自2012年以来,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连续10年保持在4%以上;2012年至2021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累计支出33.5万亿元。▲2022年10月16日,在位于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的一家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在查看实验室内农作物的生长情况。图/新华社百年大计,教育为先。教育投入基数的加大,意味着保障教育事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变得更加厚实。另一层面去看,也只有教育搞好了,才能为党和国家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科技人才,作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键因子,不断涌出的高质量人才,可以为科技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新动能,让科技创新生态更可持续、更具竞争力。加大教育投入之外,我国科技投入也在大幅提高。据了解,十年来,全社会研发经费从1.03万亿元增长到2.79万亿元,居世界第二位;基础研究经费是十年前的3.4倍,达到历史最高值;科技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研发人员总量连续8年稳居世界首位。随着相关方面投入的不断加大,科技创新效果已经逐渐显现,部分科技创新成果已经深度嵌入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不管是祝融探火、羲和逐日,还是悟空、墨子、慧眼、碳卫星等科学实验卫星成功发射,抑或是人工智能、数字经济、超级计算等的蓬勃发展和积极运用,都离不开党和国家对科技创新的大力投入、对人才培养的加大重视。而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这些也都会成为我国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愿景,打破关键核心技术围堵,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等各层面步入高质量发展轨道、服务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底气所在。▲2022年10月13日,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5米S-SAR01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图/新华社值得注意的是,党的二十大开幕之前,中央深改委第二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的意见》,强调要把政府、市场、社会有机结合起来,科学统筹、集中力量、优化机制、协同攻关。这一顶层设计为接下来进行科技攻关进一步提供了方法论层面的指引。随后,财政部、税务总局和科技部也联合发布公告,称将加大支持科技创新税前扣除力度,进一步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发展,促进企业设备更新和技术升级。这些更为具体的举措,为企业进行科技创新提供了更具针对性的政策补充。相信只要相关政策落实到位,在不久之后,这些政策都将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科技创新要抓住大趋势,下好先手棋。未来一段时间内,只要我们党始终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的理念,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各级党委和政府把各项部署不打折扣地落实下去,就一定能筑牢


地震後的餘震能持續多長時間?

2—3个月

在美国摆摊每天能赚多少?

网友“排长卫华”微博截图

肉夹馍、凉皮、花生米……这些食物在中国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可这两天,来自洛阳孟津的“草根一族”谢云峰却让这些食物在微博上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话题。

因为不懂英文的他勇闯天涯,在美国纽约的大学门口摆起小摊,卖肉夹馍、凉皮、花生米……既当厨师又当售货员的他将传统的中国小吃做得风生水起,生意好时有七八百美元收入,令人刮目相看。

微博

洛阳草根美国大学门口摆摊

15日8点3分,身在美国纽约的网友“排长卫华”发了条微博:来自河南洛阳的谢云峰只能听懂one、two、three,连four都听不懂,但是这不妨碍他在哥伦比亚大学(位于纽约曼哈顿)门前做摊车小贩,卖肉夹馍、凉皮之类,生意好的时候一天可以有七八百美元的收入。

微博还配发了一张图片,链接了一篇名为《美国的街头小贩如何生存》的文章,讲述了不懂英文的洛阳人谢云峰在哥伦比亚大学门前当摊贩的曲折故事:他在考取纽约当地的餐车厨师执照后,因无意中违反了几项管理规定,曾被当地卫生局罚款超过1000美元……

记者从这张图片上看到,摊点挂着“中国西北名吃”的牌子,中间摆放了一些作料。

小吃、洛阳人、美国、地摊……这些词语链接在一起,引起了河南尤其是洛阳网友的围观,成为许多人争相议论的热点话题。

16日10点38分,“排长卫华”又发了条微博,与热情的国内网友进行互动:赶紧来开吧,洛杉矶一家都没,可惜了这边又便宜质量又好的牛肉啊……要是再加上洛阳的牛肉汤、羊肉汤、豆腐汤、牛杂汤、丸子汤(请大家补充)……生意会怎么样呢?

调查

性格内向,做人做事很实诚

一个对英文一窍不通的洛阳人,独自一人去美国纽约摆地摊,他咋想的?

16日,经过多方查证,记者找到了谢云峰的家人。

16日上午,在孟津县城关镇小浪底大道的某小区内,记者见到了谢云峰的妻子谢会娟,证实了网友的爆料:谢云峰是地道的洛阳孟津县人,60后,已经47岁了。

“儿子当兵去了,下面还有个小女儿。”谢会娟说,丈夫性格内向,不爱说话,但做起事来很踏实,脾气也好,对家人非常照顾。“我们俩结婚20多年,从未因琐事大吵过,多是他让着我。”说罢,不善言辞的谢会娟脸上露出了浅浅的笑容。

当记者把谢云峰在美国做地摊生意已小有名气的事情告诉她后,她并没有记者想象中的那样兴奋,“他就是那样的人,做人做事都很实诚,没啥可宣传的。”

据了解,谢云峰高中毕业后,在孟津县城一家摩托车维修店当学徒,因为干活细致受到赏识,维修店师傅把技术全部教给了他。几年后,谢云峰自个做起了摩托车维修生意。

“他做生意从来不坑人,也不乱要价,尽管有不少回头客,可生意平平。”谢会娟说,丈夫有时给人把车修好了,觉得没费太大的劲儿,又是老顾客,连钱都不要。

谢会娟表示,尽管丈夫开修车铺、卖摩托车没挣住大钱,但他的诚信经营之道让他有了好人缘。

为了家人能过得更好,凑钱出国打工

2011年春节前后,在朋友帮助下,谢云峰有了一次去美国纽约外出务工的机会。

“美国那么远,你又不懂英语,去了怎么办?”谢会娟起初舍不得谢云峰离家,主要是担心丈夫在外吃苦。但是谢云峰为了家里能过得更好些,考虑再三,仍坚持出国打工。

于是家人设法为他凑齐了一笔钱,他和另外几个人一起走出了国门。

“我知道他在外打工肯定辛苦,况且语言不通,做点小生意更是难上加难,我也心疼他。”面对记者,谢会娟吐露了自己的心声。

不能丢了咱河南人的脸

谢会娟说,由于出趟国门不容易,路远花销大,两三年来,谢云峰一直没有回过家,跟妻子和儿女联络都是靠打国际长途电话。

由于时差,而且也为了省钱,谢云峰打电话的时间不固定,有时在深夜,有时在白天,通话时间也很短,多是给家人报个平安,再问问孩子们的近况。

而正是因为每次跟丈夫通话的时间太短,谢会娟对丈夫在纽约的情况了解并不多。

“他刚到纽约那段时间,有一次打电话时我听着声音不对,再三追问才知道他因水土不服生病了。”谢会娟说,两三年来,尽管家人都知道谢云峰出门在外打工生活辛苦,但是他给家里人打电话时,从没说过一声苦、一声累,总说自己又学到啥新手艺,工作有啥新变化,“这一点上,他只报喜不报忧,因为给我们说了也不顶用,只会让我们操心”。

“丈夫现在虽然是打工挣钱,但为人处世也很注意,不能丢了咱河南人的脸,更不能让别人看低了自己。”谢会娟说,不管语言上有多大障碍,丈夫实诚待人、勤学肯干的性格,一定能让他获得别人的认可、信任,她也相信丈夫可以做得很好。

评论

网友吐槽“美国城管”

两日来,许多网友在关注谢云峰的同时,也忍不住进行了吐槽。

“祺丞”:太给力了!关键是不懂英语他是怎么过去的?

“老味道汪”:这样看来我也可以混国外。

“洛阳利民蝎子养殖场”:一天八百美元的收入,让人羡慕。

“li_youjie”:中国洛阳人有魄力有眼光,敢于走出国门到世界第一强国打工赚钱,并且还把中国传统美德“诚信”传递给美国人民。

“洛阳微图时尚馆”:哈哈,河南小吃走向世界。

“半角戒”:没有城管真幸福!

“信阳老几布偶”:我也想去美国当小贩。

“瞭望星空”:小心中国城管跨国执法,快跑!

借鉴

美国如何管理街头商贩

在网友“排长卫华”微博链接的这篇《美国的街头小贩如何生存》的文章,记者发现,该文对“美国城管”进行了研究,“走在纽约街头,无论在曼哈顿还是遍布中文招牌的法拉盛,随处可以见到街头餐车兜售各种吃食、水果、衣物和旧书,受到纽约居民和游客的极大欢迎。最重要的是,街头小贩不仅价格便宜方便,他们的存在也成为纽约街景的一部分。”

文章说,因为看到中国国内的街头摊贩和城管偶有冲突,所以特别关心纽约小贩的生存状态,是不是也会被纽约的“有关部门”特别关照?

文中说,纽约市政当局对小摊贩的卫生管理情况非常严格。如果做法不符合卫生局的要求,就要遭遇高昂的罚款。也就是说,“美国城管”其实是地方卫生管理官员。

链接

驱逐柠檬水摊,“美国城管”道歉

2010年8月15日《新京报》报道,“一名7岁的俄勒冈州女孩不久前在一个地方集市上售卖柠檬水,但因为没有卫生执照,被地方卫生管理员驱逐。这名女孩的遭遇引发媒体关注,很多人指责当地管理机构无权将小女孩赶走,称其扼杀了小女孩的创业热情。在舆论压力下,地方官亲自向这名女孩的母亲道歉,并要求卫生管理机构在执行相关法律时倍加谨慎,鼓励而非阻碍公民创业。”

网址推荐 网址推荐